- 講題:假新聞!我眼睛業障重?-從同婚公投談資訊與民主政治
- 時間:2019.03.26(二) 19:00-21:00
-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SS1003教室
- 講師:廖珮如老師(屏科大副教授)
- 單位:國立中山大學性別友善社
一、講題背景
在同婚公投過後,講師的不少朋友在檢討同運、藍甲與社運貴婦,甚至有人拱賴清德選總統。然而這些檢討聲浪中似乎都伴隨著威權的影子,也就是他們預設著同運好像會有一個領導者。1. 戒嚴與解嚴的世代隔閡
在檢討資訊這塊時,有人認為應該要遏止假新聞,但是在真實事件中的人,又能夠向大眾揭露多少資訊?大眾又如何能接收到真實消息?況且當每個人關注的時間點不一樣時,所得到的結論可能也會不一樣,甚至在不同背景長大的人,是很難想像其他世代是如何長大的。例如:以教育改革來說,在以前是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修的課本,也就是每個人所讀的課本都是同一本;但一綱多本的概念被提出與實施後,每個人所讀的課本不盡然都是同一本課本,但不同課本所教授的核心概念則會遵守同一個課綱。
因此,在國立編譯館時期長大的人,是很難想像一綱多本的教育現場。他們很難想像沒有統一課本的學測與指考;他們很難想像在眾多課本中要遵守同一綱領的情形;他們很難想像既多元又同一的教育,因為他們就是活在絕對同一教育的黨國教育中。
2. 理性討論
同理,當年輕人大談人權時,許多長輩是無法理解人權是什麼?他們甚至認為人權不能當飯吃,因為他們所受的教育就是絕對同一的黨國教育,而我們也很難期待黨國教育會教授他們人權的重要性。而在一綱多本的教育現場中,這種既多元又同一的教育體制中,或許我們能期待更多元的概念能被討論到,也就是期待人權能被更多元的討論。講師表示:我理想中幻想中的憲政民主國家,應該是理性討論的社會,但怎麼會跟對方理性討論後,我就被封鎖了。QQ
二、道德政策
1. 國家的角色:道德守護者?人權捍衛者?
國家的角色應該為道德守護者?還是人權捍衛者?在台灣,可以明顯看到國家是如何透過儒家來建構父權道德秩序的,例如:規範男性與女性都應該遵守各自的倫理綱常。某個意義上,儒家確實是可以維繫社會秩序的安定。但是如果國家只是道德守護者,而非人權捍衛者,這個社會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從同婚與性平教育公投一事來看,可以很明顯看出反同方將同婚與性平教育道德政策化 (morality policy),也就是反同方試圖將同婚與性平教育詮釋成只是道德層次上的問題,而不在乎有多少人因沒有婚姻的保障而成為法律上的陌生人,也不在乎有多少人因性別不平等而遭受次等的對待。
2. 道德政策 (morality policy)
然而,什麼是道德政策?以下為道德政策的特點:- 人人都是道德的專家
- 道德政策的立法僅具象徵意義,而無工具性。
- 堅守道德主義者不接受民主規則
在台灣社會下,許多政治場域往往會被導向成道德場域,也就是政治不是政治,政治只是道德的延伸。儒家治國的經典語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然而如何修身?如何齊家?多數人以為只要按照儒家道德秩序觀,國家就會變得好棒棒。
(1) 賢妻良母
舉一個台灣政治上常常會出現的現象——政治人物的女性配偶一定都要當賢妻良母,一定會參與諸多公益活動。然而諸多人認為身為政治人物的女配偶一定要為男性建立好的形象,否則這人就會有政治道德的瑕疵。早期的婦聯會也是遵守賢妻良母的治國之道,向全國人民展示女性就該為辛苦的男性建立賢妻良母的形象。然而,我們該反問的是,為什麼政治人物的女配偶做公益,就都該解讀成她為男性建立好形象的賢妻?甚至女配偶做什麼,跟男政治人物與他的政治能力有關?(2) 聖潔婚姻
再舉一個法律例子——通姦罪,通姦罪也是一個典型的道德政策,因為它的道德意義大過於其工具性,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會因為配偶與他人發生性行為,而強烈地感受到自身對於婚姻的道德觀被受衝擊,而不是因此自己在婚姻權益上有什麼實質的影響。所以當我們在討論通姦罪時,如果只以道德層面來討論,似乎是不會有其他的結果,因為多數人早已預設婚姻中只能與配偶發生性行為,但是這樣的高道德觀變成法律來強加在每個人身上,這樣合適嗎?如果能夠跳脫早已預設好的道德觀來討論,也就是以更為理性的方式去討論通姦罪,似乎討論的過程就不會一直被道德枷鎖所綁架。(3)公投道德政策化
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公投道德政策化?也就是反同方試圖將同婚與性平教育詮釋成只是道德層次上的問題,而不在乎有多少人因沒有婚姻的保障而成為法律上的陌生人,也不在乎有多少人因性別不平等而遭受次等的對待。因為他們只在乎自己的道德觀是絕對正確的,當在這樣的討論脈絡下,你跟這些人說,還有一群人不能結婚,還有一群人被受歧視,他們是不會理你的論述。3. 道德商品
知道什麼是道德政策的概念後,以基督教為首的反同方,要如何實踐他們的道德政策呢?他們透過道德商品,來實踐公投道德政策化。夫妻改配偶、養父母變養親,爸媽變雙親,這對於華人社會的衝擊大太。[3]上述引言,是反同方常見的論述。可以發現他們透過儒家倫理來論述家庭價值,並且試圖引導出「性解放」會破壞和諧的社會秩序,最終的目的是將自己的宗教道德用公民權益包裝成世俗社會的道德,透過層層的包裝來包裹自身的宗教道德並加以放送,就是道德商品化的概念。
改變父母及親屬的稱謂,讓台灣變成「無父無母」的國家,這不是「傳統」、「保守」及「進步與開放」的問題,而是家庭價值的捍衛。[3]
同志運動者、性解放主義者知道同性戀言行本質上不見容於基督信仰,也知道基督信仰的「正統婚姻觀」及「性愛倫理」一旦瓦解,便可以更輕易合理化一切性慾。同性戀運動者極力毀謗、分化、攻擊基督信仰,惡意醜化基督教訓,製造教會內部的對立。[2]
(1) 擾亂社會秩序
然而,為什麼台灣人很吃反同方的道德商品呢?首先多數台灣人對宗教的想像,似乎是認為所有宗教都是為人向善,他們不可能做壞事,所以降低對宗教的戒心。二來多數台灣人認為不應該擾亂現有的社會秩序,例如:婚姻秩序、倫理秩序。尤其台灣社會有一個不成文的倫理秩序——長輩最大,所以長輩說的都是對的,晚輩不應該向長輩回嘴。
在這樣重視人倫階級的社會脈絡中,身為活在網路世界或是本身就是數位原住民的人,到處與人打筆戰是家常便飯,自身也內建出不錯的資訊查找與辨識能力。但這群晚輩在現實中遇到不同世代的長輩們,常常無法與之展開出一個良好的溝通,因為長輩們會認為你頂嘴就是在破獲和諧的社會秩序。
(2) 父權體制
最後,還有台灣社會不容被挑戰的陽剛特質,在所有長輩中,男性長輩更是不容被挑戰的,因為你在挑戰男人的面子。更悲劇的是,對於絕對固守傳統男子氣概的男性,如果陽剛氣質被挑戰時,他們的思想反而會更加堅固,更不會在乎社會怎樣變遷。
因為這群男性們無法想像平等對待的關係,因為他們認為人就是在固有的道德秩序上,在沒有權力的人突然與自身平等時,我這個本來在秩序中是有權力的男性,該怎麼面對本來沒有權力的女性跟我平起平坐?
4. 道德商品與宗教實踐
已經知道反同方使用道德商品的概念,來宣傳自己的宗教道德,然而是什麼契機,使這個手段(道德商品)越來越成熟?(1) 電視福音
以美國為例,福音派透過購買電台及電視台的播出時段,這場結合社會及政治運動的福音運動在1970年代及1960年代帶起電視福音 (televangelism)的風潮。臺灣基督教與美國福音教派的接觸鑲嵌於反共的政治氛圍下,1960年代在美國使用廣播及電視進行宣教的福音派人士,在冷戰氛圍下將反共與護教進行連結,使該教派的影響力擴展至美國以外的國家。
電視福音成功竄起的社會脈絡,是因當時美國福音教派的急速成長。其特色為對抗自由主義的政治立場,以及聖潔的性道德價值觀(純潔的性、婚姻與家庭的神聖性、上帝賜予的性別階序)。
以上為一段經典的電視福音影片,不少論述都將一切複雜事物簡單化並且情緒化與煽動化。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此書——美國的反智傳統:宗教、民主、商業與教育如何形塑美國人對知識的態度?
(2) 網路:為何這是一場「反同」運動?
網路或新媒體科技對使用者-信徒 (user-believer)來說,是達成宗教連結或靈性追求的絕佳工具。網路為宗教建立宗教社群,取得宗教資源及鞏固宗教認同的平台,也建立支持網絡的管道。網路並非一個全然與宗教無關的空間,反同資訊的散播也成為一種宗教認同實踐的方式,上街宣傳也是在為主爭戰的具體實踐。唯有透過「反對同性婚姻」才能捍衛「一夫一妻的婚姻」,「反對同性婚姻」成為護家派的宗教符碼,而「一夫一妻」的「家庭價值」則包裝在儒家的人倫道德觀下,在地化成為當代臺灣民眾需共同關心的道德符碼。
國外的女權人士,認為「基督信仰」強化「一夫一妻」的價值觀,因此認定「基督教系統」在本質上也是參與在壓迫女性的父權結構。因此,一直以來對「基督教」並不友善。[1]由西方至東方,「同運份子」和「同運團體」象徵末日的毀滅性力量,也是基督教的仇敵。「同運團體」、「同運人士」的符碼意義則在於突顯一股全球化的敵基督勢力正步步進逼臺灣以此做為宗教符碼引出為主爭戰的宗教實踐。「性解放運動」與「性開放」是相對於「聖潔生活」而存在的宗教符碼,建構出「性解放」與「聖潔」的二元對立更能彰顯人的悔改、從黑暗勢力脫離,分別為聖後蒙主賜櫺的恩典
激進女權者打算「重新定義婚姻」,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也就是要「燒毀」他們所認定的「父權結構」下的婚姻。[1]
5. 小結
2012年開始,反對多元成家的聲⾳裡一再強調的婚姻家庭價值,反應的亦是當代基督教右派的婚姻家庭道德論述。然而請注意「同運」一詞在教會內部的象徵意涵,它形塑出「反同=護教」的意識形態,因為「同運份子與女權份子=敵基督」。然而他們常說有錯的都是同運份子與女權份子,我們是非常包容同性戀的,因此要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在相對封閉的教會中,會認為為主奉獻是最重要的。對於學生族群,能為主奉獻的方式不外乎就是奉獻大部分的時間,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教會中,同時也建立出非常厚的同溫層,所以應該也遇過不少學生基督徒下課就是跑教會。但可怕的是當一離開教會,或是被教會排擠時,他們整個社交圈就消失了,因為他們很少有教會以外的朋友。
在這種很厚的同溫層下,周遭都是你所信任的人,會更容易認為這些人所告訴你的話是對的。因此,宗教信仰提供他們唯一的社交活動,建立自給自主的封閉系統,建立深厚的情感歸屬。
當他們所認知的世界被攻擊時,等同於就是在攻擊他們整個人生,所以同運分子與女權分子就對他們造成一個極大的威脅,反同運動也就成為他們守護自身世界的運動。在他們反同的同時,也在重構與強化自身的宗教認同。
三、民粹與民主
憲政民主體制下,民主與民粹主義該如何理解?1. 媒介民粹主義
媒介民粹主義的特性- 有魅力的領導者以被媒體欺壓或弱勢的形象出現
- 創造「滿溢情緒的公共領域」:「真誠」「敢說真話」的領導者
- 挑釁的媒體傳播方式:對菁英閧幹的憤怒和不滿
- 呼召「沈默多數」,形成統一的民意
- 貶低「專家學者」的意見
- 將複雜的政治議題簡化,憑感覺來宣傳
- 宣稱「為人民」發聲,跟「人民」站在一起
民粹與民主有何分別? 來源:香港電台 |
2. 媒介民粹主義興起
- 媒體商業化使大眾媒體更煽情,在爭議性的議題上更熱愛製造情緒,例如移民、失業、犯罪。
- 某些新聞媒體刻意播放人民的不滿來動員民眾,以達成支持民粹政治人物的目的。
- 「媒介化的政治」(mediatization of politics)促使媒介粹主義興起。
- 網路媒體的互動性帶來個人化的政治參與環境(individualized civic environment)。
- 社群媒體使得「一般人」 (ordinary)的聲音更顯重要,促成大眾業餘化 (mass amateurization)現象。
- 數位世界促成「不受重視的」民眾或意見得以出現,並引起討論。
四、結語
回到開頭,我們期待國家扮演什麼角色?是一個道德守護者?還是人權捍衛者?假訊息與惡意錯植的訊息背後動員的是哪些人的情緒?由戒嚴與解嚴世代的經驗差距該如何開啟政治對話?真的只能比誰氣長嗎?戒嚴世代都不見了,就真的能開啟政治對話嗎?難道戒嚴的氛圍不會繼續傳承給下一代嗎?最後,我們終將面對如何與不同人相處在同一個時空。
---
以上內容為講者、參加者與筆者個人意見的整合,因此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也歡迎在底下留言你的想法。
參考資料
- 陳衿妮。2016。是什麼「意識形態」在主導LGBT Movement(同運)?。基督教今日報 [Accessed by 2019 Mar]
- 吳佳玲、陳曉玫。2013。同運浪潮將襲立法院 基督徒須捍衛到底的世紀爭議。基督教今日報 [Accessed by 2019 Mar]
- 梁敬彥。2016。總召柯建銘:美國推同婚都走了卅年,台灣豈能一步到位?。基督教論壇報 [Accessed by 2019 Mar]
- B.C.&Lowy。2018。烏干達牧師宣揚反同性戀理念,聲稱同性戀會讓小朋友愛上吃大便 (中文字幕)。YouTube [Accessed by 2019 Mar]
- 理察.霍夫士達特。2018。美國的反智傳統:宗教、民主、商業與教育如何形塑美國人對知識的態度?。八旗文化 [Accessed by 2019 Mar]
- 香港電台。2017。民粹主義的興起 [Accessed by 2019 Ma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