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 學校:國立中山大學
- 課程:海洋生物製藥
- 教授:翁靖如
- 系所: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 學分:3學分
- 106-2課程大綱
- 宗宗的學期成績:A+ (90-100)
二、評分
- 期中考:30%
- 期末考:30%
- 作業:20%
- 出席:20%
三、老師評價
翁靖如 |
加分加得很大方,會鼓勵學生勇於舉手,出題也不會出的太難,整體而言她被封為天使。雖被封為天使,但教授過程不會很雷、太隨便。簡報大部分為文字,圖較少,但排版較為鬆散。因為內容較雜多,所以簡報的部分如果在每一節都有小總結,會更容易吸收。不過課後都會有加分題,算是順便再複習一次。
她有時候會開點玩笑與自嘲說笑,有時候也會稍微閒聊一下。
四、課程分析
課程大綱:生物製藥簡介與歷史、藥物開發流程與製備、微生物與海洋藥物、細胞激素 (cytokines)、干擾素 (interferon)、介白素 (interleukins)、腫瘤壞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造血生長因子、生長因子、血液產品、治療性酵素、禽流感、荷爾蒙治療、抗體、疫苗、佐劑 (adjuvants)、核酸治療劑假如本身不是化學或藥學背景者,但有生技與生醫相關背景者,且想朝藥物發展。我認為生物製劑會是一個很好的著力點,因為它是一個生醫、藥學與化學的結合。化學的比重在此無法獨霸,反而很仰賴生醫的知識,再以化學為工具。
生物製劑的出現,其實也點出小分子藥物的極限,甚至點出藥物化學的極限。小分子藥物的缺點就是專一性不高,而生物製劑的優點就是專一性高,專一性越高,越能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也能達到所謂的精準治療,這也是小分子藥物望塵莫及的。當然現在有將小分子藥物裝上標靶,提高其專一性,但標靶也是得靠生醫的基礎研究。
理論上化學能合成出大部分的物質,但事實上化學合成往往因經濟效益低落或合成方法複雜而作罷,尤其是大分子藥物更是直接投降。而生物製劑的製造目前很難用全合成的方式,大部分還是要依賴生物去製造。隨著基因工程的崛起,生物製劑的量產紛紛轉向基改細菌的發酵,胰島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因此,生命科學相關的科系,要如何跟化學系與藥學系在藥物研究這塊作競爭?生物製劑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
ps. 大家好~我是筆者宗宗,接下來我會陸陸續續將我在大學時期的所見所聞寫成文章,並收錄於我自己的部落格(宗宗大學)。想看更多文章者,歡迎來我的部落格或粉專觀看,喜歡我的文章者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分享,讓我知道 :)。
---
參考資料
- 翁靖如。2017。106-2 海洋生物製藥 課程大綱。國立中山大學 [Accessed Jul 2018]
-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2018。翁靖如。國立中山大學 [Accessed Jul 201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