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果
血淋巴的外觀呈半透明橢圓狀,其大小相較酵母菌大很多。被染色後的酵母菌呈紅色,排列方式有如葡萄一般。在液體中,有看到血淋巴伸出細長觸手並吞噬酵母菌。
圓蛤的外殼外側表面光滑形狀呈扇形,有數條同心圓與黃白黑的條紋,前側(嘴部的那一側)邊緣為米黃色、較短,後側(出/入水口的那一方)邊緣為黑色、較長。(圖一)
內側表面光滑白色,可以看到外套線、前/後外展肌痕、絞合韌帶、主牙、側牙、細齒。外套線為淺灰色線條。G.後外展肌比B.前外展肌大,分別位於前後兩側。絞合韌帶分佈於背側偏後側的一塊白色韌帶。A.主牙在背部(絞合韌帶的那一側)偏前側的位置,有兩個很明顯的細長突起物,將外殼疊合起來時,主牙與主牙之間剛好交錯疊和。H.側牙則為於背部偏後側,用肉眼看為一長條的突起物,和絞合韌帶平行。D.細齒則為在外殼內側的腹側邊緣,因其體積小,故肉眼不察覺,在顯微鏡下清晰可見。主牙、側牙、細齒皆位於外殼內側的邊緣。外殼則分為三層,由外而內分別為,外層:黃白黑薄膜、中層:中間最厚的一層,佔了外殼大部分的體積、內層:最薄的一層白色,可用鎳子刮除。(圖二、圖三)
我們觀察到圓蛤的內部構造有外套膜、出/入水孔、鰓、斧足、下唇鬚、嘴、出/入水口、消化腺(肝)、消化道、生殖腺。E.入水孔孔徑大於F.出水孔孔徑,入水孔位於後側偏腹側,出水孔位於後側偏背側,兩者孔徑邊緣帶有咖啡色。鰓片有兩片,帶有橫條紋路,上下重疊,被外套膜包覆著。下唇鬚位於嘴的旁邊,有兩條鬚。I.消化腺(肝)一大塊黑色物質,位在嘴的旁邊。J.消化道上起嘴部,下承出水口。K.生殖腺為白色一大塊,位於消化道下方。(圖四)
二、討論
圓蛤左右兩側都可以發現有相同的部位,例如:外殼、牙、外套膜、鰓、下唇鬚……等等,因此,圓蛤為左右對稱的動物。
某些器官不易觀察到,如:心、胃,因為這些器官顏色辨識度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器官脆弱,容易被破壞,以致於不易辨識出其形狀、不熟悉器官相對位置。然而,鰓因為相對位置辨識度高再加上其特殊紋路,因此容易辨別。消化腺(肝)顏色為黑色,因此容易辨識。有些消化道裡含有為消化完畢的食物,因此會有幾部分成深綠色,辨識度提高。生殖腺顏色與相對位置都不易辨識,但是只要能找到消化道,生殖腺就位於消化道下方。
三、引用文獻
1.陳韻安(編),蘇昱任、宋姵瑢、許心瑜(修訂)。2016。實驗八、軟體動物門。生物科學系普通生物學實驗。國立中山大學。41-44頁
血淋巴的外觀呈半透明橢圓狀,其大小相較酵母菌大很多。被染色後的酵母菌呈紅色,排列方式有如葡萄一般。在液體中,有看到血淋巴伸出細長觸手並吞噬酵母菌。
(圖一)圓蛤外殼外側 |
圓蛤的外殼外側表面光滑形狀呈扇形,有數條同心圓與黃白黑的條紋,前側(嘴部的那一側)邊緣為米黃色、較短,後側(出/入水口的那一方)邊緣為黑色、較長。(圖一)
(圖二)圓蛤外殼內側 |
(圖三)圓蛤 A. 主牙 B. 前外展肌 C. 斧足 D. 細齒 E. 入水口 F. 出水口 G. 後外展肌 H.側牙 |
(圖四)圓蛤 C. 斧足 G. 後外展肌 I. 消化腺(肝) J. 消化道 K. 生殖腺 |
二、討論
圓蛤左右兩側都可以發現有相同的部位,例如:外殼、牙、外套膜、鰓、下唇鬚……等等,因此,圓蛤為左右對稱的動物。
某些器官不易觀察到,如:心、胃,因為這些器官顏色辨識度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器官脆弱,容易被破壞,以致於不易辨識出其形狀、不熟悉器官相對位置。然而,鰓因為相對位置辨識度高再加上其特殊紋路,因此容易辨別。消化腺(肝)顏色為黑色,因此容易辨識。有些消化道裡含有為消化完畢的食物,因此會有幾部分成深綠色,辨識度提高。生殖腺顏色與相對位置都不易辨識,但是只要能找到消化道,生殖腺就位於消化道下方。
三、引用文獻
1.陳韻安(編),蘇昱任、宋姵瑢、許心瑜(修訂)。2016。實驗八、軟體動物門。生物科學系普通生物學實驗。國立中山大學。41-44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