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細胞醣類

 一、摘要

         實驗目的為鑑定血型、觀察血球細胞與白血球內醣類分布情形。使用抗A/B血清、賴德氏與傑姆沙氏染色法(Wright–Giemsa stain, W-G stain)與過碘酸/希佛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 PAS stain)去鑑定與觀察。結果,我的血液不能與抗A/B血清發生凝集反應,血球細胞內部部分會與W-G stain和PAS發生反應並有不同程度地上色。因此,不能與抗A/B血清發生凝集反應的血型為O型,且血球細胞上色情形各有不同,可以拿來鑑定各種血球細胞和判斷白血球內醣類分布情形。




二、前言


        檢測血型有兩種方法:血凝檢查法與凝膠微柱法(gel microcolumn assay, GMA)(Novaretti, et al,2003),其原理皆為帶有A/B抗原之血液分別會與抗A/ B血清發生凝集反應,而本實驗選擇前者的方法,因前者操作簡單方便。
        鑑定血球的方法有數種,其中常見者為Romanowsky Stain、賴德氏染色法(Wright's stain)、傑姆沙氏染色法(Giemsa stain)、賴德氏與傑姆沙氏染色法(W-G stain)、劉氏染色法(Liu's stain),其中後四者為前者的改良。W-G stain主成分為甲基藍(methylene blue)、甲基天藍(methylene azure)和其兩者的伊紅化合物(eosinates)。染色機制為甲基天藍為鹼性,可將細胞內嗜鹼性的部分染成藍色;伊紅化合物為酸性,可將細胞內嗜酸性的部分染成紅色。本實驗所用的方法為賴德氏與傑姆沙氏染色法,因為此方法所染出的血球細胞比其餘方法較清晰可見。(陳,2016)
        醣類定位最常見的染劑就是PAS stain,可以使不溶性的多醣類染色其原理為細胞內多醣類物質中的1,2-甘醇會被過碘酸氧化成雙醛類;Schiff試劑會與醛類作用,形成紫紅色染料而沉積於細胞內多醣所在處,該反應稱為PAS陽性反應,以前也稱為糖原染色。最後加入蘇木素溶液做對比染色的處理,會使細胞核染呈深藍色。預計會在第1區(H)看到細胞質呈紫紅色,細胞核呈暗藍色;第2區(D+H)看到細胞核呈暗藍色;第3區(D)無上色;第4區( ):看到細胞質呈紫紅色。(圖一)(陳,2016)

三、材料與方法



採血針            一枝         血液                                   少量

複式顯微鏡    一台         賴德氏與傑姆沙染色試劑   一罐
蒸餾水            一罐         絕對酒精與福馬林溶液           一缸
澱粉酵素(1%)  半缸         1%過碘酸溶液                   一缸
鋁箔紙            一捲         亞硫酸鹽漂白溶液           一缸
鑷子            一枝         蘇木素溶液                           半缸
清潔劑            一瓶         酒精棉片                                   三片
Schiff劑            一缸          70%酒精                           一瓶


(一)檢測血型:一開始,拿抗A/B血清各滴在載玻片上,先用酒精消毒指頭再用採血針刺進指腹,並擠出血液滴在血清上,攪拌均勻。

(二)W-G stain:先製作出一片血液抹片,血液風乾後,先滴入1ml W-G stain,等2分鐘後;在滴入2 ml蒸餾水,再等4分鐘後,用清水沖洗背面,直到抹片成粉紅色為止。
(三)PAS 反應:再製作出一片血液抹片,自然風乾後,泡入固定液(絕對酒精:福馬林=9:1)10分鐘,用自來水清洗2分鐘,再用蒸餾水浸潤風乾。將一半玻片浸泡在澱粉酵素溶夜中30分鐘,用自來水清洗2分鐘,再用蒸餾水浸潤。玻片浸泡在過碘酸溶夜中10分鐘,用自來水清洗1分鐘,再用蒸餾水浸潤。將玻片浸泡在Schiff溶夜中10分鐘,最後再浸泡在亞硫酸鹽漂白溶液中3分鐘後風乾。再將另一半玻片浸泡在蘇木素溶液對比染色2分鐘。(圖一)
(圖一)
(圖二)血型鍵定
(圖三)紅血球
(圖五)帶狀中性球
(圖四)節狀中性球


(圖六)淋巴球


(圖七)血小板
(圖八)PAS反應,上色情形不是很理想
(圖九)異常血球細胞
(圖十)鹼性球
來源:Gladden Willis
(圖十一)酸性球
來源:林棨堂、林祐安

(圖十二)單核球
來源:林棨堂、林祐安




四、結果


(一)檢測血型:我的血液不會與抗A/B血清發生凝集反應;我組員的血液會與抗B血清發生凝集反應。(圖二)


(二)W-G Stain:血球細胞內部部分會與W-G stain發生反應並有不同程度地上色。

1.紅血球:最多的血球細胞,無核,會被W-G stain染成粉紅色,中間凹陷,故顏色較淡。(圖三)


2.中性球:白血球中數目第一多,細胞核3-5葉、深紫色。年輕的細胞核不分葉,故稱帶狀中性球;成熟的細胞核有分葉,故稱節狀中性球(圖四、圖五)。




3.淋巴球:白血球中數目第二多,細胞核比例較大且呈圓形、深紫色,細胞質比例較小、藍色。(圖六)
4.血小板:不規則狀的細胞碎片,功能為凝結血液,呈藍色或紫色。(圖七)
(三)PAS 反應:血球細胞內部部分會與PAS stain和蘇木素發生反應並有不同程度地上色。(圖八)
五、討論
        基於帶有A/B抗原之血液分別會與抗A/ B血清發生凝集反應,因此從結果中可以推測會發生B凝之血液為B型、不會發生凝集之血液為O型。
        W-G stain使不同血球細胞有不同上色情行,所以可以拿來鑑定各種血球細胞。其中本實驗中發現有血球細胞上色情形不同於正常血球細胞(圖九),其形狀為圓形、周圍為粉紅色、中心為紫色圓形、數量很多、上色比例平均,像似紅血球染色的特徵,並且依照突出部位會較深色、凹陷部位會較淺色的原理,故猜測此立體形狀類似凸盤,而且染色過程中有添加低張溶液進去,可能為膨脹的紅血球細胞。本實驗結果並無發現鹼性球、酸性球與單核球,可見這幾些白血球在血液所佔的比例不高,因此不易找到。尤其鹼性球更為少見,比較過其他兩組的實驗結果,發現並無一組找到鹼性球。
        PAS反應中,只有找到一張上色比較成功的圖,圖中可見到沒有很密集的淡紫色圓圈,周圍帶有淡粉紅色背景。不密集圓圈應為白血球的細胞核,可以證實紅血球無細胞核,因為沒有很密集,而淡粉紅色背景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為紅血球被染色所致,但因紅血球多醣類所佔的比例很低,又導致顏色很淡;第二種可能為染劑殘留在載玻片上;第三種可能為染色過程失敗,導致顏色上不去。

六、引用文獻

1.陳韻安。2016。生物科學系普通生物學實驗。國立中山大學。第2-8
2. Gladden Willis. Human Monocyte White Blood Cell, LM. AllPosters
3. Novaretti M.C.Z., Jens E., Pagliarini T., Bonifacio S.L., Dorlhiac-llaoer P.E., Chamone D.A.F.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tube test with DiaMed gel microcolumn assay for anti-D titration. Clin Lab Haematol. 2003;25:311–315.

補充
鹼性球:因與鹼性染劑之間具有高親和力而得名,細胞核呈紫色,凹入圓形,細胞質內有深紫色的嗜鹼性小體。(圖十)






酸性球:因與酸性染劑之間具有高親和力而得名,細胞核通常為2葉、深紫色,細胞質內有橘紅色的嗜鹼性小體。(圖十一)


單核球:有時有偽足,圓形至卵形,細胞核為圓形或腎臟形、深紫色,細胞質成灰藍色,含少數的紫色小粒。(圖十二)


留言